期刊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首页>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2004年第09期

临时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江观玉;施小燕

关键词:临时起搏器, 病人, 永久性起搏器, 临时心脏起搏, 进一步发展, 心室停搏, 心动过缓, 脉冲电流, 技术, 电极连接, 心室率, 心内膜, 经食道, 穿刺针, 不舒适, 研制, 胸壁, 心率, 心包, 皮下
摘要:1952年Paul Zoll首先在两例心室停搏病人中通过两个电极连接在埋在胸壁皮下的穿刺针用脉冲电流成功地进行了临时心脏起搏,尽管这个技术对病人来说不舒适,而且它在一个病人身上只维持了25分钟,在另一个病人身上也仅仅维持了5天,但这个报告提示了对临床上明显心动过缓的病人提供临时心室率支持的可能性.此后,该技术进一步发展,成功研制了心内膜、经心包、经食道临时起搏.所有的方法均基于一个外部的脉冲通过电极提供心率支持.当许多需要临时起搏的病人情况是短暂的或有一个可纠正的病因,它能在短期起搏后很容易地撤除.在一些病人,在撤除临时起搏器前需安装永久性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