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0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7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5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血管内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个热点
脑卒中紧随缺血性心脏病之后,是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并且是人类致残的重要因素.据文献报告,85%的卒中为缺血性,而颅内外血管狭窄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所以,对血管狭窄的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方面.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之后,血管内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已经逐渐成为又一种有效而且创伤性较小的治疗方法.但它毕竟是一种年轻的治疗方法,对其技术改进、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效果评价以及......
作者:王大明;刘加春 刊期: 2004- 08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的发病机制主要有:(1)微栓子学说;(2)在颅内动脉有严重狭窄的情况下,血压的波动可使原来靠侧支循环维持的脑区发生一过性缺血;(3)血液黏度增高等血液成分改变;(4)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也可引发TIA.......
作者:饶明俐 刊期: 2004- 08
-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试验设计、实施与结果解释的原则
为设计出符合国际规范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试验方案,并能正确实施和解释结果,有必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以促进国内脑卒中临床试验质量的提高,增强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刘鸣 刊期: 2004- 08
-
脑梗死急性期脱水治疗之浅见
脑水肿是脑梗死常见的继发性损害,而脱水治疗是减轻脑水肿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目前临床工作中因使用不当、甚至滥用脱水治疗而致患者病情恶化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脑梗死的脱水治疗应进一步规范化.我们认为脱水治疗应以脑梗死临床病理类型和继发性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进程为基础,建议应用个体化为核心的脱水治疗方案.为正确理解和掌握脑梗死脱水治疗的适应证、时机、疗程、常用药物的机制和具体方法,我们必须对脑梗死的临床病理类......
作者:黄如训 刊期: 2004- 08
-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哮喘防治之路(二)--我院开展哮喘教育和管理工作十年回顾与展望
◆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开展工作为了把有关哮喘的新知识教给医生和患者,全面提高哮喘防治水平,我们自1993年起开展了哮喘的系统教育和管理工作.结合我院实际,在前述各种调查结果基础上,不断摸索和改进哮喘教育和管理工作,包括工作形式和规模,这项工作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作者:何权瀛;母双 刊期: 2004- 08
-
新型免疫抑制剂--抗CD25单克隆抗体
免疫抑制剂的发现和发展,促进了器官移植科学的兴起.器官移植免疫学的飞速发展,使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日益清楚,促使新的免疫抑制剂相继问世,其中受关注的是抗CD25单克隆抗体.下面将对CD25单抗进行探讨.......
作者:凌建煜 刊期: 2004- 08
-
围术期间液体治疗(下)
5.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应有针对性,分别处理才可能达到较为有效的治疗效果.针对前述人体液体变化的特点,麻醉手术期间的液体治疗可针对性分成两部分:①围术期生理需要;②麻醉手术期间失血和血管扩张补充量.......
作者:黄文起 刊期: 2004- 08
-
眼表过敏症及其治疗药物
1.常见眼表过敏症临床上常见的眼表过敏症主要有5种:过敏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特异性角结膜炎及接触性结膜炎.......
作者:孙旭光;邓世靖;张岩 刊期: 2004- 08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脑血管、心血管、下肢血管)、微血管并发症(肾脏、眼底)和神经并发症(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等.......
作者:向红丁 刊期: 2004- 08
-
昏迷(coma)(下)
4.昏迷诊断及鉴别诊断4.1昏迷诊断步骤造成昏迷的病因往往不是立刻就清楚的,诊断有赖于采取有序的步骤.首先要保障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检查血压与脉搏,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心脏输出是否充足的情况下有序地进行以下步骤.......
作者:张宝荣;江观玉 刊期: 2004- 08
动态资讯
- 1 2017年国内上市“新药”盘点
- 2 天然他汀一枝独秀
- 3 王贵强:三十年磨一剑,不忘初心默默耕耘
- 4 靶向治疗:还慢粒患者一个春天——访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张龑莉教授
- 5 消化领域2016年度亮点回眸
- 6 异位性皮炎的诊治(下)
- 7 NAFLD的防治重点
- 8 慢性乙型/丙型肝炎:一种缺乏有效解决方案的公共健康问题
- 9 2011AUA泌尿系结石研究文摘荟萃
- 10 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进展(三)第三节2型糖尿病继发血脂异常的防治新进展(中)
- 11 营养治疗有效抗击苯丙酮尿症
- 12 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13 Update in Hematology
- 14 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与遗传学研究进展
- 15 糖尿病疾病管理从健康教育开始
- 16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药物治疗策略——访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金洁教授
- 17 医学界的一代楷模——朱宪彝教授诞辰100周年特别纪念
- 18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 19 2001年二等奖项目介绍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外科治疗
- 20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识别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