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0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7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5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因素之非免疫因素
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原因除了免疫因素以外(参见上文),也存在着很多非免疫因素,下面给予具体阐述.供受者的年龄供受者的年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肾的质量,供者愈年轻,肾移植效果愈好.18~34岁供体移植肾的预后好,移植肾3年存活率为65%~85%;50~64岁供体移植肾的3年存活率比18~34岁者低12.2%;65岁以上供体移植肾3年存活率更低,仅有20.9%.随着年龄增大,肾单位数量逐渐减少,而排斥......
作者:王亚伟;闵志廉 刊期: 2006- 24
-
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因素之免疫因素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改进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急性排斥(acuterejection,AR)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使得移植肾短期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是移植肾长期存活率并无明显改善,移植肾的半寿期仍徘徊在7-10年,这主要是因为慢性移植物肾病(chronicallograftnephropathy,CAN)所致,CAN已成为移植肾远期失功的首位原因.CAN是指......
作者:武小桐 刊期: 2006- 24
-
肾移植术后早期撤除环孢素可行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器官移植.肾脏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外科技术、组织配型、移植免疫学的进展,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免疫抑制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出现,使肾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移植肾脏的中短期存活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并没有因急性排斥和感染的降低,而得到相应提高;相反,长期应用CNI导致的肾毒性,可能是CAN以及阻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
作者:敖建华 刊期: 2006- 24
-
脊柱侧凸研究进展
1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原因仍然不明,尽管近年来一些文章强调基因的相关性.不断报道的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褪黑素的作用仍在争论之中,与以前在鸡的模型诱发脊柱侧凸不同,Cheung等报道在猿猴松果体切除后不会导致发育性脊柱侧凸.同时Moreau等报道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褪黑素信号转导功能障碍,这一理论的基础是这些病人的骨骼肌组织原代细胞培养.Ogilvie等的一项尤他州......
作者:张强 刊期: 2006- 24
动态资讯
- 1 从动物模型到个体化治疗——中山大学黄如训教授谈脑梗死的科研与临床策略
- 2 科学面对流感——中华医学会开展H7N9禽流感防治宣传活动
- 3 创新淋巴瘤个体化诊疗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治愈率——记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个体化诊治策略的创新和应用”
- 4 放眼国际高血压防控策略引领中国高血压防治实践——访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
- 5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
- 6 精准健康传播——助力“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
- 7 中华医学会成立85周年庆祝大会暨业务楼工程竣工典礼
- 8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发布/Ⅲ型胶原肾小球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发布/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应用方法的商榷
- 9 苏志书记会见澳门医务界联合总会代表团
- 1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治疗进展和展望(二)
- 11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二)
- 12 从循征医学和个体化医学看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 13 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 14 肝胆相照尊重互信求精创新崇德允能——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青光副院长谈肝胆外科的建设与发展
- 15 核苷治疗HIV感染失败后单加奈非那韦或依非韦伦治疗或二者兼加治疗的效果对比
- 16 美国心脏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热点报道
- 17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18 充分发挥专家资源整体推进学术研究(上)
- 19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揭晓
- 20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