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0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7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5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主要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周分泌腺,并可累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pS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对于pS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较多,总结如下:1.病因及易感因素(1)基因遗传因素:pSS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针对pSS易感基因的研究多源自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基因的研究.研究表明,与SLE发病相关的基因IR......
作者:柯岩;张奉春 刊期: 2015- 03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思考
我国每年约有60万重症颅脑损伤(TBI)患者,死亡约10万人.对于TBI患者而言,镇痛镇静治疗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脑损伤患者的镇静治疗具有特殊性,因为脑损伤患者存在呼吸循环等重要生命功能的抑制,且需要进行意识评估.本文将概述TBI患者应用镇痛镇静药物的现状、目的,镇痛镇静药物的撤除及镇痛镇静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周建新 刊期: 2015- 03
-
战创伤救治坚持救命与功能修复重建并重
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柴家科教授牵头完成的“战创(烧)伤软组织毁损修复与功能重建系列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近日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着眼于现代战创伤软组织毁损的救治全过程,提出从源头入手关注伤员功能、外观和心理康复的救治理念和模式,并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了伤后功能修复重建、康复治疗技术的系列创新,使战创伤救治由传统的治愈保命转变为功能修复重建.其研究成果在全国20......
作者:张献怀 刊期: 2015- 03
-
继承医学传统追求原始创新
近参加一次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一位医生非常悲观地说:中国医学研究从来没有原始创新.对此,我有些不同看法.实际上,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上不乏原始创新的人物和事例.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中国医学史可以清楚生动地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医学真正的原始创新?下面就是我想讲的3个医学史故事.“鼠疫斗士”伍连德伍连德是中华医学会发起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华医学会第二、三任会长.他的科学贡献包括:实施了中国第一次人体解剖;确定鼠......
作者:曹彬 刊期: 2015- 03
-
探访同行之心借鉴他山之石
2015年元旦的北京,远离雾霾后阳光明媚,又是一个适合读书的假日.在自家温暖的阳台上,重温了美国医生阿图·葛文德著的《阿图医生·第1季》.作为医者,无论中外,职业生涯中共同的理念都是“成功是常态,失败就是一条人命”.但是美国同行与我们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什么是值得借鉴的他山之石,现将自己读后的浅见笔录于此,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5- 03
-
新常态新发展新作为——2014年麻醉学年终盘点
新常态新发展,新常态新作为.2014年是中国麻醉学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我们在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订上迈出了一大步,不仅对原有指南中的16部进行了修订,而且新增了21部涵盖面更广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为麻醉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这一年,我们制定了学科专业继续教育和培训标准,各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和基层医院主任培训初见成效.这一年,我们获得了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WFSA)亚澳区麻醉学会主席和副......
作者:聂煌;董海龙;熊利泽 刊期: 2015- 03
-
2014年度感染性疾病研究新进展
人类健康和医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与各种感染性疾病斗争的历史.每一次新发感染性疾病的出现,都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据统计,感染性疾病(含传染病)死因占全部死因的25%以上.感染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仍然是我国乃至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威胁.我国自“十·一五”以来,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如实施传染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建感染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等,开展感染性疾病诊治和防控研究,以保障人类......
作者:李兰娟 刊期: 2015- 03
-
风雨兼程收硕果同心协力共起航——2014年中国眼科领域亮点全回顾
又是一年岁尾年初时,中国眼科在风雨兼程收获成果的同时,也收获着希望.放眼世界,立足国情,基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13个亚学科专业学组及学术会议的成果,现对2014年眼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全程回顾.亮点一整合与转化:眼科疾病防治的新理念在过去几年间,医学的整合和转化趋势日渐突出,整合医学与替代医学及循证医学相结合,强调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并专注于健康与卫生,而不是治疗疾病本身,同时强......
作者:王宁利;张新媛;苏炳男 刊期: 2015- 03
-
“经典”与“疑难”碰撞演绎肝病新风暴——“众里寻医同肝共济”肝病疑难与经典病例交流会(北京站)优秀病例尘埃落定
伴随着太原、长春、厦门、南昌站交流会的逐步开展,“众里寻医同肝共济”肝病疑难与经典病例交流会第5站于2014年12月6日在全国学术交流的中心——北京顺利召开,会议聚集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内蒙的临床医生120名,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其他地方的20余名医生前来讨论交流.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肝炎学组组长、《中华肝脏病杂志》总编辑、《肝博士》总编辑任红教授担任主席,首都医科大......
作者:杨海钰 刊期: 2015- 03
-
借移动医疗“东风” 破肝病管理“坚冰”——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掌控肝病”APP上线
肝病由于其病程漫长,需要长期持续的观察、治疗和随访,而国内普遍存在的治疗依从性低的问题一直是临床肝病管理工作的大障碍.因此,为了推动中国肝病管理的规范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肝病患者与肝病专科医生的良性沟通,并终提高肝病治疗的临床疗效,1月24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慢性病管理平台——“掌控......
作者:张广有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新进展
- 2 全面正确认识他汀的安全问题积极推动他汀的合理使用--美国脂质学会(NLA)他汀安全性评估工作组报告解读
- 3 病毒学专家提醒在禽类和人群中大规模接种禽流感疫苗需慎重
- 4 临床放射治疗新进展(下)
- 5 积极进取谋求学会工作不断发展(一)——广东省医学会2010年工作介绍
- 6 2001年二等奖项目介绍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的研究
- 7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
- 8 第十七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在厦门召开
- 9 解读医疗责任保险
- 10 国产拉米夫定治疗220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Ⅳ期临床试验
- 11 王澍寰院士与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
- 12 代谢综合征之争鸣与共识
- 13 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临床医学集群)暨2018年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遴选结果公布
- 14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
- 15 原发性和局部复发性软组织肉瘤在手术中放射治疗后的并发症和远期预后
- 16 糖尿病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应用
- 17 哪一个达·芬奇?
- 18 随先哲纵横天地 从智者与庄共舞
- 19 历经坎坷始见金--写在2004年亚太区消化系疾病周大会召开之际
- 20 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