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0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7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5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中国糖尿病血糖关爱行”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本报讯(记者雍伟哲)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联合中国内分泌领域专家共同发起的“中国糖尿病血糖关爱行”公益项目启动仪式3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刘雁飞,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云亭,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国内部主任张韡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母义明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郭立新教授等内分泌和糖尿病学领域的专家出席会议.......

    作者:雍伟哲 刊期: 2017- 06

  • 精准健康传播“七素”

    大数据全媒体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也颠覆了传统的健康传播范式:从中心到边缘的单向度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公众意识的觉醒,已然无法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公众的要求,健康传播需要以受众为导向,借助新的技术与手段,进行精准健康传播.精准健康传播,除了经典的“5W”要素(有效传播的5个因素,即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众、传播效果)外,还要将数据、场景两个要素纳入考虑范围,......

    作者:苏婧;王立祥;雍伟哲 刊期: 2017- 06

  • 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原则和策略

    本报讯(记者雍伟哲)《中华医学杂志》2017年第10期在“述评”栏目刊登了胡伏莲的文章《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原则和策略》.文章指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H.pylori)的治疗是临床医生关注的临床问题.在当前H.pylori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越来越高,而根除率越来越低的状况下,目前的研究聚焦在如何提高H.pylori的根除率;因而如何挑战H.pylori耐药性和探索......

    作者:雍伟哲 刊期: 2017- 06

  • 回归临床的癌症研究 旷日持久的征服之路

    岁末年初,正值冬藏休养之际,无疑是闭门读书的大好时光.恰逢此时,意外获赠我国癌症研究的著名专家吕有勇教授倾情作序的新书《癌症思辨:癌症研究中的悖论》,并希望笔者能给出拙见.为了不辜负老友的厚望,本着恭敬不如从命之心,认真拜读了这本由美国作者亨利·H·衡著、那葳译的新书.本书全面介绍了癌症演变基因组理论这一新概念,以求一统癌症研究领域盲人摸象、各自为政的乱象.......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7- 06

  • 学术·科技·实践 共同助力心衰防控——2017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侧记

    本报讯(记者闵俊)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协办的“2017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CIHFC)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年会”于3月10-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宾朋和医学同道共同参加了此次盛会.......

    作者:闵俊 刊期: 2017- 06

  •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进展

    尽管近年来医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心血管疾病(CVD)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估计每年死于CVD的患者为1800万.尤其在发达国家,CVD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全球范围内,随着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估计在21世纪后半期,CVD将继续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CVD的预防策略是目前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大量流行病学数据与临床试验证据及发达国家已有的CVD防控经验证实,CVD可......

    作者:马依彤;谢翔 刊期: 2017- 06

  • 十四载风云变幻 唯追求始终不变——CIT主席高润霖院士访谈实录

    第十五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2017)将于3月30日-4月2日在北京举办.在面对众多的论坛和超千场的报告时,“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与会代表的难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本报记者对大会主席高润霖院士进行了采访.......

    作者:邢辰 刊期: 2017- 06

  • 转变 探索 整合 完善

    一个优秀的学科包含3个要素: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枝繁叶茂;在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不断深入完善;从事该学科研究工作的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与队伍壮大.2016年麻醉学科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从宏观上讲,麻醉学科正从围麻醉期医学跨越进入到围术期医学,麻醉学科在快速康复医学(ERAS)不断创新发展,正在成为围术期医学的主导学科;从微观上看,麻醉学科的各个领域新进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的学术方向不断涌现.......

    作者:姚尚龙 刊期: 2017- 06

  • 类风湿关节炎2016年度回眸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破坏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至今尚无根治的方法.关于其发病机制和诊治的研究一直是风湿领域的热点,2016年,国内外风湿界在RA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进行总结回顾.......

    作者:赵金霞;刘湘源 刊期: 2017- 06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2016年研究进展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自出现至今已走过40多年的历程,是胆胰疾病重要的微创治疗方法.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经口肌切开术和超声内镜(EUS)等高级内镜操作技术相比,ERCP发展的历史更长,对其操作规范和并发症的研究也更为透彻.尽管如此,ERCP仍然是治疗性内镜操作中较难的技术之一,其操作能否成功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仍有不可预知性.......

    作者:潘阳林;郭学刚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