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0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7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5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心率:高血压患者管理新靶点

    交感神经激活的“密匙”——心率增快心率增快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外在症状表现,其本质反映出交感神经被过度激活.除心率变化外,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还可表现为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多汗、瞳孔扩大、眩晕和灼性神经痛等.由于心率相对于上述变化更易于观测和察觉,所以心率被视为评价交感神经活性的有效依据.......

    作者:孙宁玲 刊期: 2014- 01

  • 仁英精神铸就我国围产医学事业——“中国围产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和严仁英教授百岁寿辰庆祝活动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行

    严仁英:中国围产保健之母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杨慧霞教授介绍,围产医学是在19世纪70年代才在国际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边缘学科,是产科和新生儿科之间的桥梁学科.围产医学建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水平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严仁英教授是我国围产医学的开拓者、奠基者.她是一位名门闺秀,1913年11月26日出生于天津的严家大宅院......

    作者:雍伟哲 刊期: 2014- 01

  • 2013年眼科学新进展全回顾

    防盲治盲:消除可避免盲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视觉2020,享有看见权利”行动的推动下,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正在持久深入地开展.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依据《全国防盲治盲规划(2012-2015年)》,结合实际,完善项目工作制度和程序,下达关于开展2013年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日的通知,并颁布2013年“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手术任务分配表,加强对定点医院信息上报工作的督促......

    作者:赵明威;徐琼;王宁利 刊期: 2014- 01

  • 大数据大发展大机遇——解读《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2013)》

    2013年是中国大数据元年2013年,大数据的浪潮席卷全球,相关理论与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和应用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并掀起了一场空前的研究热潮.在国内,2013年被认为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数据元年”.“大数据”取代“云计算”、“物联网”成为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以大数据为主题的会议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大数据概念被热炒的同时,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

    作者:张广有 刊期: 2014- 01

  • 医患矛盾:如何从危机中寻找破解之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一飞教授政府、公众与医务工作者应达成十项共识中国现阶段的医患矛盾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事实上,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曾经或正在面临的共同挑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全球性的共同话题.造成当前医患矛盾激化的原因众多,错综复杂,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必须认真剖析当前医患矛盾激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终解开这个死结,重新构建医患之间良性互动的和谐就医环境,重塑医学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

    作者:王一飞;魏镜;赵旭东;杨甫德 刊期: 2014- 01

  • 与时俱进开辟医学科普宣教“新天地”

    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院士从医40年人生感悟——医学科普促进全民健康健康养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而医学科普是减少疾病发病率、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了解医学和健康保健知识的重要途径.我国防控慢性病如此困难的原因,关键是医学科普没有做好.要想真正实现防控慢性病的目标,不是靠医生和各级疾控中心就能完全做到的,而是要动员全民认识疾病,掌握疾病的防控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防控慢性病.......

    作者:陈香美;任福君;陈旭岩 刊期: 2014- 01

  • 全线阻击——开创慢性病防控新局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董朝晖研究员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思考我国慢性病防控事业目前,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糖尿病为例,201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9.7%,直接医疗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13%.持续性的医疗费用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医药费用不断增长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趋势,而医药技术是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推......

    作者:董朝晖;吴一龙;王拥军;霍勇;陆菊明 刊期: 201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