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心电图如何判断房室传导阻滞部位?
牟延光
关键词:
摘要:希氏束电图可以准确判定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但存在创伤性,且操作繁杂.根据体表心电图的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进而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和指导临床治疗.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判断依据P波形态时限在PR间期延长的同时,若伴有P波形态时限的改变,尤其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考虑到心房水平阻滞存在的可能.PR间期与RP间期的关系(1)房室结相对不应期较长,PR间期随RP间期呈反变关系(图1).浦肯野纤维的相对不应期极短,激动及传导几乎呈“全或无”(以一定的时间传导或者完全阻滞),PR间期不随RP间期变化.(2)PR间期显著延长,提示房室结传导障碍的可能性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