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0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7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5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用故事 温暖你——读《因为是医生》有感
关于医疗题材的作品,从影视到小说,从国内到国外,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新作.这些作品大多由医生或患者完成,也有人同时身兼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因为对医学和疾病有了真实的体验,医生在临床一线有了更多的积累,患者对疾痛有了真切的感知,所以作品也更加真实鲜活、耐人寻味.近读了北京协和医院陈罡医生的作品《因为是医生》,感触很深.作者记录了几位总住院医师在临床一线为期一年的奋斗史,有辛酸、有快乐、有悲伤、有感动......
作者:杨柠溪 刊期: 2014- 16
-
探寻医学之美 再现艰辛之旅
在北京的一次医学美学国际会议上,偶遇久未谋面的彭庆星教授,寒暄之余大的收获是得到一本他亲笔签名的书——《医学之美——彭庆星学术探寻之旅》.由韩英红、欧阳学平、文辉才主编的这本新书,是一本异常珍贵的学术史料.该书逾55万字且图文并茂,收录了彭庆星教授近30年来专注于医学美学和医学哲学研究的200余篇论文,洋洋大观,引人入胜,充分展示了他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美学修养.全书分为医学美学与医学人体美学的基本理......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4- 16
-
何为起搏器文氏现象?
当患者自身心房率低于设定的高1∶1跟随频率时,起搏器可感知心房激动,按1∶1的比例触发心室起搏.当心房节律1∶1下传心室超过起搏器所设定的上限频率时,双腔心脏起搏器便通过起搏器文氏阻滞、固定比例房室传导阻滞或模式自动转换使心室率降至上限频率以下,避免过快的心室起搏影响血流动力学,此现象称起搏器的上限频率现象或起搏器的类房室结功能.......
作者:牟延光 刊期: 2014- 16
-
格列喹酮——糖尿病肾病的安全之选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又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后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如患者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肾功能损伤,则需要积极治疗,防治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
作者:杨兆军 刊期: 2014- 16
-
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研究提前完成阶段性目标
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数已经达到0.924亿~1.13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7%~11.6%,位居全球第一.同时,约有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1%.然而,仅有25.8%成年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即便在接受治疗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率也不足40%,严峻的防治形势使得探索适合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的治疗方案变得刻不容缓.......
作者:翁建平 刊期: 2014- 16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研究新进展
近一年中,关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的临床研究仍然热度不减,而且对其的认知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方面.亚甲减与心血管疾病美国学者HylandKA等利用心血管健康研究纳入的样本,评估65岁以上、未应用甲状腺疾病相关药物的持续性亚甲减患者(679例)的10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和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并与418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持续性亚甲减与冠心病、心衰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
作者:关海霞 刊期: 2014- 16
-
针对病理机制,快速恢复胰岛素早相分泌,安全有效促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格列奈类新药米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对健康人来说,餐后胰岛素的分泌包含两个时相:进食(甚至进食预期)刺激的胰岛素早期快速分泌相,之后随着食物来源的葡萄糖被肠道吸收,血糖升高会触发持续的胰岛素分泌相,直至血糖降至基线水平.进食或口服葡萄糖刺激的这两个胰岛素分泌相很难准确区分,但是通过一种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维持恒定的血糖水平,可以观察到胰岛素释放的两个清晰时相:第1时相在3~5min达到胰岛素分泌峰值,然后在10min内降至基线水平,随后......
作者:刘治军 刊期: 2014- 16
动态资讯
- 1 勃起功能障碍常见问题及对策(二)
- 2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续)
- 3 《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版)》内科治疗解析
- 4 影射现实的哲理小说鼠疫时期的人情冷暖
-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专家共识
- 6 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进展第一节肠道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 7 综合医疗机构中抑郁症的诊断
- 8 积极预防MISS的并发症
- 9 2016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停药研究进展
- 10 不同临床情况下小密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及血脂康调血脂治疗对其的影响
- 11 围分娩期胎死宫内的预防
- 12 重视妇科肿瘤的筛查及防治
- 13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特邀国际嘉宾简介
- 14 获得性癫痫性失语
- 15 数字医学新技术或将重新定义医疗行业——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数字医学学术年会侧记
- 16 第八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出版学术会议暨医学出版与健康促进论坛举行
- 17 健康管理:唱响和谐主旋律——第4届中国健康产业论坛召开
- 18 严重颈动脉狭窄的血管重建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孰优孰劣?
- 19 卒中T淋巴细胞变化与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关系
- 20 海纳百川打造学习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