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6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 2002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面向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宗旨,及时报道中华医学会及其各专科分会、地方医学会的工作动态,以及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前沿进展,同时关注交叉、边缘、疑难医学话题和医学人文,致力于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80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17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5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8039
- 国内刊号:11-517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用故事 温暖你——读《因为是医生》有感
关于医疗题材的作品,从影视到小说,从国内到国外,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新作.这些作品大多由医生或患者完成,也有人同时身兼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因为对医学和疾病有了真实的体验,医生在临床一线有了更多的积累,患者对疾痛有了真切的感知,所以作品也更加真实鲜活、耐人寻味.近读了北京协和医院陈罡医生的作品《因为是医生》,感触很深.作者记录了几位总住院医师在临床一线为期一年的奋斗史,有辛酸、有快乐、有悲伤、有感动......
作者:杨柠溪 刊期: 2014- 16
-
探寻医学之美 再现艰辛之旅
在北京的一次医学美学国际会议上,偶遇久未谋面的彭庆星教授,寒暄之余大的收获是得到一本他亲笔签名的书——《医学之美——彭庆星学术探寻之旅》.由韩英红、欧阳学平、文辉才主编的这本新书,是一本异常珍贵的学术史料.该书逾55万字且图文并茂,收录了彭庆星教授近30年来专注于医学美学和医学哲学研究的200余篇论文,洋洋大观,引人入胜,充分展示了他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美学修养.全书分为医学美学与医学人体美学的基本理......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4- 16
-
何为起搏器文氏现象?
当患者自身心房率低于设定的高1∶1跟随频率时,起搏器可感知心房激动,按1∶1的比例触发心室起搏.当心房节律1∶1下传心室超过起搏器所设定的上限频率时,双腔心脏起搏器便通过起搏器文氏阻滞、固定比例房室传导阻滞或模式自动转换使心室率降至上限频率以下,避免过快的心室起搏影响血流动力学,此现象称起搏器的上限频率现象或起搏器的类房室结功能.......
作者:牟延光 刊期: 2014- 16
-
格列喹酮——糖尿病肾病的安全之选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又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后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如患者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肾功能损伤,则需要积极治疗,防治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
作者:杨兆军 刊期: 2014- 16
-
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研究提前完成阶段性目标
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数已经达到0.924亿~1.13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7%~11.6%,位居全球第一.同时,约有4.93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1%.然而,仅有25.8%成年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即便在接受治疗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率也不足40%,严峻的防治形势使得探索适合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的治疗方案变得刻不容缓.......
作者:翁建平 刊期: 2014- 16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研究新进展
近一年中,关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的临床研究仍然热度不减,而且对其的认知涉及到越来越多的方面.亚甲减与心血管疾病美国学者HylandKA等利用心血管健康研究纳入的样本,评估65岁以上、未应用甲状腺疾病相关药物的持续性亚甲减患者(679例)的10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和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并与418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持续性亚甲减与冠心病、心衰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
作者:关海霞 刊期: 2014- 16
-
针对病理机制,快速恢复胰岛素早相分泌,安全有效促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格列奈类新药米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对健康人来说,餐后胰岛素的分泌包含两个时相:进食(甚至进食预期)刺激的胰岛素早期快速分泌相,之后随着食物来源的葡萄糖被肠道吸收,血糖升高会触发持续的胰岛素分泌相,直至血糖降至基线水平.进食或口服葡萄糖刺激的这两个胰岛素分泌相很难准确区分,但是通过一种高葡萄糖钳夹技术维持恒定的血糖水平,可以观察到胰岛素释放的两个清晰时相:第1时相在3~5min达到胰岛素分泌峰值,然后在10min内降至基线水平,随后......
作者:刘治军 刊期: 2014- 16
动态资讯
- 1 幽门螺杆菌专题系列讲座(五)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上)
- 2 思辨思道思人生——2014中国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论坛(VEC2014)召开
- 3 业界资讯信息
- 4 乳腺癌术后可立即进行辅助化疗
- 5 肿瘤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 6 儿童哮喘
- 7 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全方位药学管理
- 8 架起循证研究、指南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2014撷萃
- 9 国际关系的条分缕析多元时代的大国不易
- 10 WHO移动医疗研究报告指南
- 11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第六节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疾病(下)——二级预防需要更多关注
- 12 医者之心止于至善——参加“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七届青年委员西部行——走进临沧”活动有感
- 13 提高孕产妇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一)
- 14 密盖息:与中国OP治疗同步增长
- 15 特殊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 16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业务培训班在京举行
- 17 理解超重与肥胖是怎样形成的
- 18 守护生命的绚丽之花/医者情/假如女医生都去过节了
- 19 CKD并发难治性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20 指南研究接连发布科研临床再掀高潮——2016心力衰竭焦点回眸